首页 心声写照 正文

被高估的文化综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性危机_风闻

admin头像 admin 心声写照 2024-04-12 11:04:06 0 54
导读:  2016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多档不同模式的文化类综艺,在从央视到地方卫视,从电视到视频网站等不同级别、不同媒介的播放平台,都以惊艳的表现...

  2016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多档不同模式的文化类综艺,在从央视到地方卫视,从电视到视频网站等不同级别、不同媒介的播放平台,都以惊艳的表现实现了收视率和口碑上的双重认可。这股从2016年开始,在2017年形成全国性话题,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类综艺热潮,也因为明显不同于以往从外国引进、投入巨大、大牌明星压阵,强调视觉效果、情节冲突、气氛紧张激烈的种种综艺模式,被誉为我国综艺节目的“清流”。毋庸多言,这一波文化类综艺热潮在受到巨大肯定的同时,也被寄予了担负起开创我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摸索我国广电行业的原创路径这样的时代重任。

被高估的文化综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性危机_风闻

  然而,《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行业环境下诞生?这些深受好评的文化类综艺,它们是否真的能够承担起原创的重任?在今天这个时代,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热,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真正指涉到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前景、未来趋势的关键问题,在收视热潮的喧嚣和光鲜背后,却从未被有效触及。无疑,这一波文化类综艺热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有着复杂的多重历史线索。我们首先要回到我国综艺节目近30年来的内在演化脉络,理清我国综艺节目模式的真实发展历程,进而理解和认清当前文化类综艺走红的深层次原因。

  从上世纪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当下,我国的综艺节目发展历程,曾经历了港台综艺模式、欧洲综艺模式、韩国综艺模式等三个风格迥异的不同发展阶段。1990年,和《综艺大观》同时期播出的《正大综艺》,既是内地引进港台综艺模式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广电史上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电视综艺节目。尽管已有过多次不甚成功的改版,在今天已经事实性停播,但其近30年的生命周期,放眼整个世界电视史,都是屈指可数的记录。它的意义在于,在1990年代我国广电行业开始市场化改革的初始阶段,港台综艺模式由于语言、文化上的近水楼台,是我国广电行业所抓到的第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到了1999年,当所有省级卫视的综合频道完成全部“上星”之后,面对高昂的日常维护成本,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一系列港台风十足的电视综艺节目,开始迅速出现在全国范围的卫视和地面电视台,在今天都已成为了回忆那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代表之一。

被高估的文化综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性危机_风闻

被高估的文化综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性危机_风闻

  当然,由于我国在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普通观众的趣味也被迅速拉升,《正大综艺》等港台综艺模式也很快不再能满足他们日益丰富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而第二个以欧洲综艺模式为特征的阶段,既涵盖了央视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可以在观看习惯上接续《正大综艺》的欧洲益智类综艺模式,以包括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等一系列,在今日仍然有着深远影响的欧洲选秀类综艺模式。的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超级女声》的出现,对于以综艺为代表的我国广电行业而言,都具有着里程碑式的历史节点意义,其影响也绝不仅限于广电行业一个领域,《超级女声》对于我国的青少年文化的影响可能都不完全在今天这个时代的认知范围。但无论是益智类综艺模式,还是选秀类综艺模式,欧洲综艺模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具体的综艺规则一般都比较僵化,每个参与者都被限定在相对固定的角色位置,大部分参与者的发挥的空间都非常有限。

  所以到了第三阶段,和《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第二阶段的欧洲综艺模式相比,《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韩国综艺模式的室外真人秀,对于其参与者则有较大的可发挥空间。韩国综艺模式在前几年也有着几近垄断式的行业地位,曾在很长时间占据了各个卫视的收视前茅,就连央视也通过播出有韩国综艺模式特征的《叮咯咙咚呛》,试图在激烈的综艺节目竞争中博得收视率。韩国综艺模式在前几年火爆异常,甚至一度传出韩国当时的综艺模式被中国人“买光”的夸张传闻。内置于我国文化娱乐工业整体性的水平限制,再加上我国广电行业在2010年之后愈发严峻的行业生存现状,那一阶段,在韩国综艺模式受到追捧的同时,

  在我国的广电行业也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竞争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现象,因此也受到了广电总局的一再管控。

  与此前的港台综艺模式、欧洲综艺模式、韩国综艺模式等三个发展阶段所不同,近3年来的文化类综艺热潮,是我国综艺节目发展历程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广电行业在多重压力下,不得不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综艺节目模式的原创之路的新阶段。

  的确,当前的这些文化类综艺,不应仅仅被看做是一种情感的坚守,或者是简单的情怀问题,单纯依靠这些说辞,在这个越来越“速朽”的文化娱乐市场中,绝不可能生存下来。因为在2014年,全行业的风向标央视广告标王达到6.7亿的历史天顶之后,整个广电行业在近年来都陷入到了艰难的营收困局之中。2017年我国广电行业的广告总收入更是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负增长——这意味着在持续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广电行业连纯粹数额意义上的“面子”都难以为继——这也是光鲜的文化类综艺背后的深层行业困境的真切体现。

  在当前明星“天价薪酬”横行、进口综艺模式引进受限的现实语境下,《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这些文化类综艺的热潮,还不如说是全行业的一次“悲壮”突围。只是即便如此,以我国目前文化娱乐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在综艺编剧、分镜师、剪辑师等一系列相关环节上仍相当薄弱;而其中很多节目所号称的“中国原创”,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英国等欧洲综艺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更毋宁说担负起开创我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摸索我国广电行业的原创路径这样的时代重任。

  显然,尽管文化类综艺在近3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但其还不能承担起目前社会和媒体上所想象的行业角色。在未来,我国广电行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危机还会进一步持续爆发。尽管文化类综艺本身还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但还并不足以扭转全行业的颓势,而广电行业整体性、结构性危机势必还会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和限制我国文化类综艺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地址:https://emotionlin.com/post/836.html
若非特殊说明,文章均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原链接。

欢迎 发表评论:

退出请按Esc键